我想对这种乐器的特点和作用谈一、两点自己的看法。我认为,次中音号的音质特点是朴实大方、悠扬舒缓,它极少大起大落,一如人们常说的含蓄而有深度,绝少疯狂。它给人的感觉,常常似面对面,心平气和的说心里话。如人们比较熟悉的我国军乐作品的代表作《欢迎》、《欢送》、《团结友谊》、《运动员进行曲》等等的三声中部,都是由次中音号这种乐器担当主角,乐曲每到这里,总有一种奔流跌宕的河流,进人了一个舒缓期,给人们平静、安溢的感觉。
如果把乐器拟人化,也许可以把次中音号这种乐器比做一个成熟的、很有教养的白领或绅士,缺少粗俗与浮媚,给人清新、明静的感觉……这也许是世界乐器千变万化,而在军乐队中,次中音号始终占有一席不可顶替的位置的原因所在。
在东欧,尤其是前苏联的军乐队中,次中音号的运用相当的普遍,编配上声部也很丰富,而且在乐队中的份量也相当重要。他们演奏出的音色与效果也是非常美妙的,可以说,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。记得还是1974年的时候,在军乐团的产次音乐欣赏课上,我听到一个胶盘的前苏联远东军乐队的录音《满洲里的原野上》,那一次,次中音号这个乐器的特色与音质,给了我一个深深的烙印。在那之前,